显示标签为“孩子”的博文。显示所有博文
显示标签为“孩子”的博文。显示所有博文

2017年8月20日星期日

我和女兒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

在當今社會,父母與孩子之間很難溝通已經成為人人關注的話題。父母與孩子常常說不了幾句話就鬧崩了,甚至僵持到見面跟仇人似的。明明就是一家人,為什麼父母與孩子在一起說不了幾句話就不歡而散了呢?這個問題讓大多數的人迷思不解:究竟是什麼攔阻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,到底問題出在哪兒了?
其實,我也曾有過這樣的苦惱。我女兒今年十八歲了,我倆總說不到一塊兒,有時我們說話沒說幾句就鬧崩了,女兒要不保持沉默,不再吭聲,要不一瞪眼,不搭理我了。我想,現在的學生們多數都不務正業,在學校裡不是玩手機,就是談戀愛,比吃比穿,女兒正處在學習知識、追求上進的年齡,我如果不多管管她,萬一她不顧學業誤入歧途怎麼辦?所以,我就總是想方設法管住她,看到她身上有一點毛病,我就常常嘮叨起沒完,看到她的學習成績不好,也常常數落她,想讓她好好學習,將來考個好學校。有時她不聽我的,我就以命令、教訓的口氣對她說,「我是你媽,你必須聽我的!」我認為這樣做沒有什麼不妥,做父母的都是這樣,我所做的一切,還不都是為了她好,為了她以後能成才嗎?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,女兒不但不聽我的,還不把我這個媽當回事了,與她說話時,不是鼻子吭就是嘴吭,再不就是一句話不吭,或是拿眼睛瞪我之後,「撅」地一下走了。
後來我想女兒正值青春叛逆期,我這當媽的應該對她有點理解,她還是個孩子,不應該跟她一般見識。可是後來我發現,女兒一放學就往鄰居家跑,還與鄰居們有說有笑的,相處融洽,而且說起話來滔滔不絕,這讓我很惱火,心想:你跟鄰居說話都有說有笑的,好像她就是你親媽似的,鄰居給你做什麼了?我辛辛苦苦把你養活大,你不但不聽我的話,還跟我像仇人一樣,哎,這個女兒算是白養活了。越是這樣想,鄰居還故意在我面前說:「你看我跟你女兒處得多好啊,乾脆把你女兒給我算了。」鄰居越這樣說,我越生氣,為什麼明明是自己的女兒,卻與別人談得熱火,對我這個當媽的話卻一點都不聽,好像仇人似的?這真讓我傷透了心,我常常為此苦惱。一次我去開家長會時,問起了其他家長,很多家長跟我一樣,他們也感覺與兒女很難相處,好像與兒女之間沒有什麼共同語言,說話做事、看事觀點都不一樣,與兒女之間好像隔著什麼東西似的,也許這就是人們常說的「代溝」吧!
如何解決與女兒之間的代溝問題成了我的心病。直到最近,我從神的話中找到了答案,我看到神說:「要是父母對待兒女總站在一個高度上,總說『我是你爹(我是你媽)!你必須得聽我的!』你看這一『必須』兒女就反感了,這肯定不是正常人性的表現。……你說,外邦人說的代溝是怎麼產生的?不就是長輩總端著,小輩總不想讓他端著,這隔閡是不是就產生了?這隔閡就產生了,代溝就產生了,不就這麼來的嗎?」「就是因為父母總佔著父母的位子不下來,總佔著地位不下來,兒女就跟他彆扭。很多事其實就是因為父母總佔著父母的位,總把自己當回事,總把自己當成父母、長輩,『無論什麼時候你也逃不出我這個當媽的手心(當爹的手心),你到什麼時候都得聽我的,什麼時候你都是我的兒女,你都是我的孩子,不管到什麼時候這個事實不變』,這個觀點把他害得挺苦,把他害得挺慘,把兒女害得也挺苦,活得也挺累,是不是這麼回事?」(摘自《有正常人性起碼該具備什麼》)
看完這些話我才明白,原來父母與兒女之間產生代溝,是因為做父母的總是站在父母的位置上與兒女相處,認為兒女是我們辛辛苦苦養大的,什麼事都得我們管著、掌控著,他們就必須得聽我們的,一旦兒女不聽話,我們就要衝他們發脾氣,卻從來不關心孩子們的感受。其實臨到事孩子們也有他們自己的想法,所以因著我們臨到事各自的思想觀點都不同,又不能站在一個平等的地位上來交流,不會和孩子說心裡話、知心話,很自然地就和孩子產生了隔閡。回想我這些年來與女兒之間不能溝通,不也是因著自己總是站在父母的地位上下不來嗎?總認為自己是當媽的,自己說的話女兒就得聽,如果不聽,就常常以命令的口氣跟女兒說話,就強制掌控女兒,讓女兒產生反感,受壓抑,導致女兒情願與別人說話都不願與我溝通。通過這段神的話讓我看到,我的所做所行是沒有正常人性的表現,如果再這樣下去,只能使我們的關係越來越僵化。那麼怎樣才能化解我與孩子之間的矛盾呢?我該怎麼做呢?
我繼續往下讀,神的話說:「這事怎麼實行真理呢?(放下自己的身段。)放下什麼呀?……就是做一個普通的人,對待兒女、對待自己的家人就跟對待一個普通的弟兄姊妹一樣,雖然有責任,有關係,但是站的地位、角度與朋友或者普通的弟兄姊妹是一樣的,是一樣的就行了。這裡就是不能轄制,不能管束,不能總想掌控、控制他的一切,允許他出錯,允許他說錯話,允許他辦幼稚不成熟的事、辦愚昧的事,但是不管發生什麼事,心平氣和地坐下來嘮,說,交通,尋求。你看這態度不就好了嗎?不就端正了嗎?這裡放下的是什麼?(地位和身段。)就是放下父母的那個地位,放下父母的架子,對父母來說放下父母對兒女的這一切的責任,自己認為自己該擔的責任、自己該盡的該做的,而是盡到一個普通弟兄姊妹的責任就行了。放下父母的架子,放下父母的地位,放下父母的身分,這就妥了。
…………
總之,兒女跟父母之間能彼此互相理解,能達到彼此扶持、幫助、取長補短,這是最正當不過的關係了。你們能實行、能做到這個,這之間的矛盾肯定能解決,就沒什麼難處了。」(摘自《有正常人性起碼該具備什麼》)
從這段話中我找到與孩子溝通的祕訣了,就是學會放下自己,放下做母親的地位,做事、說話得考慮到孩子的感受,以商量的口氣徵求女兒的意見,讓女兒自由選擇。這才是化解我與孩子之間矛盾的唯一路途。
以後的日子裡我就這樣實行,臨到事時,我就放下做母親的地位與她溝通。女兒高考分數出來後,我本想讓她報志願報個好學校,選個大城市,選個我喜歡的專業,但想想神的話,又想想以往自己站地位轄制女兒,造成我們之間的種種不快與痛苦,我意識到不能再站在父母的地位上要求女兒了,於是我放下自己的喜好,與女兒商量,學會尊重女兒的意願。當我放下自己,願意傾聽女兒說話時,她也把心裡的想法,她自己的成績與報這幾個院校的理由全都說了一遍,我越聽越覺得在理,也就不強制她按著我的意思來了。當我看到女兒能與我滔滔不絕地說話嘮嗑,說心裡話時,我從內心發出了笑意,體嘗到了實行真理的快慰與滿足。
一段時間後,我與女兒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和諧了,有些時候女兒主動找我說話,像朋友一樣與我談心,她說的話慢慢地我也能接受,不是非要強制她聽我的了;有時她說錯話或做錯事,我也不站在父母的地位上教訓她了,而是以平常的心來對待,心平氣和地與她溝通,逐漸我們母女之間化敵為友;有時女兒還跑到我房間裡與我睡在一起,與我談心,我們既是母女,也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。
此時我才徹底明白,與孩子溝通並不是難事,而是得需要放下自己的地位與身段,學會站在平等的地位與他們相處,這就是祕訣。   本博文來自《誰在見證神

2017年8月18日星期五

與孩子相處有秘訣

和孩子的代溝問題,是令很多父母都頭疼的一大難題。不管我們在外面怎麼威風八面,可是面對孩子卻是束手無策,還沒等和孩子交流幾句,就因著觀點不合,屢次上演“爭執戰”,那條存在於父母、孩子之間的代溝,竟成了難以跨越的鴻溝。很多人不由得為此而痛心,為什麼最親的人,居然會有這麼大的摩擦隔閡呢?當矛盾激發之時,我們如何才能化解呢?
假期到了,我終於可以見到在外讀書的兒子了。
我高高興興地騎著電動車去接兒子,到了火車站看著風塵僕僕的兒子長高了也長胖了,我心裡很得安慰,心想著回家後,我可得和兒子好好嘮嘮。在回家的路上,兒子對我說:“媽,前幾天我跟同學去旅游了,那錢花的才叫個快,一個星期就花了2000元……”當聽到兒子說去旅游花了不少錢,我高興的心情一下子沉了下來,心想:這孩子真不懂事,家裡本來就不富裕,還得供他上大學,他又不是不知道,怎麼還能亂花錢呢……想著想著,我心裡的火氣一個勁兒地往上竄,真想訓他幾句,可是錢都已經花了,我還能怎麼辦呢?再說了,孩子大了,我也不想在這大庭廣眾之下訓他,還是回去再說吧!

回到家,兒子放好行李包,就躺在床上休息。我坐在他旁邊,想和他嘮嘮旅游花錢的事,可又不知該怎麼說,心裡猶豫了一會兒後,輕聲問道:“你這次出去旅游都玩了些什麼?”兒子說:“有山有水挺好的,不過就是太累了。”聽到兒子說累,我更氣不打一處來,心想:旅游有什麼好玩的,這不是花錢買罪受嗎?咱家又不富裕,你怎麼就長不大呢?我止不住火氣,略帶責備的口氣對他說:“兒子,要是學校組織寫生,為了畫出好的作品,咱花錢是應該的,如果耽誤學業去旅游亂花錢這就不合適了,你也知道咱家情況,咱不能跟有錢家的孩子比……”話音剛落,兒子的臉就撂了下來,然後一扭臉轉過身背對著我,拿著手機不是微信聊天就是看視頻,明顯沒有要與我說話的意思。本來我心裡還有好多話想要跟兒子說,可看到兒子對我不理不睬的態度,我心裡挺難受的:我只不過是說他幾句,他怎麼就這麼對我呢?我這不是為他好嗎?為什麼我們母子溝通起來這麼困難?……
事後,我把這個難處帶到神的面前向神禱告,我看到一段神的話說:「雙方如果都憑著正常人性活著,再能上升到有真理,都站在正常人性的角度上替對方想,考慮到對方的難處,都站在平等的地位上相處、說話、辦事,這中間是不是就不產生隔閡了?你說,外邦人說的代溝是怎麼產生的?不就是長輩總端著,小輩總不想讓他端著,這隔閡是不是就產生了?這隔閡就產生了,代溝就產生了,不就這麼來的嗎?父母總不端著,兒女跟父母總能交心,拿父母當知心人,這中間還有隔閡嗎?(沒有了。)尤其父母總拿兒女當奴隸,或者當小貓小狗那麼寵著,慣著,溺愛著,同時總掐著、捆著,總管制著,嚴格地管制著,最後的結果呢,兒女就不是兒女了,父母當得還挺累……」「不需要教訓,不需要大聲,也不需要喊,更不需要用生硬的詞語、語氣、語調,就學會用正常的聲調,站在正常人的位置上、地位上嘮,說,心平氣和地說,說心裡話,爭取把你所明白的,把他需要明白的你心裡知道的都倒出來,都說清楚,說明白。說明白之後他也明白了,你的負擔也得到解決了,他也不誤解了,你也更透亮了,這是不是都得造就的事?這事需要擰著說嗎?(不需要。)很多時候不需要強行灌輸。……好好嘮嗑的目的是不是為了維護父母與兒女之間正當的關係?(不是。)是為了什麼呀?我跟你說,嘮嗑的目的說小了是人與人之間有正常人性的溝通,彼此會了解心聲,這是小的方面。大的方面呢,它能了解彼此的情形,能取長補短。目的是為了什麼?是為了能彼此互相地扶持、幫助對方,就能達到這個效果。達到這個效果,人與人之間相處的關係是不是正常啊?(是。)」(摘自《有正常人性起碼該具備什麼》)
神的話一下子點醒了我,我和兒子之所以會產生隔閡,是因為我站在父母的位置上,把自己的地位端的太高了,沒有站在兒子的角度上考慮他的想法和感受,也沒有站在平等的地位上與兒子溝通交心,而是一味地將自己的看法灌輸給兒子,並要求他能對我的話言聽計從。本以為我嘮叨他幾句也是為他好,他得理解我的良苦用心,卻沒想到這是直接引發我和兒子產生矛盾的根本,不知不覺我們之間就產生了代溝。想想這次兒子花錢去旅游,我一聽他說七天花了2000元錢,我的血氣立馬就上來了,不分青紅皂白地就開始指責他,認為是他不懂事,不考慮家裡的經濟條件。當我將心中的不滿宣洩給兒子時,瞬間激化了我倆之間的矛盾,關系轉為僵硬化。其實,兒子已經長大了,凡事都有自己的思想、主見,我不能像對小孩一樣,啥事都得要求他按照我的來。如果我能放下當媽的身段,站在平等的地位上與他溝通交心,站在他的角度去理解這個問題,多考慮考慮他的想法,傾聽他的心聲,之後再把自己怎麼想的和他嘮嘮,讓他也了解我的想法,那我們之間不就好溝通了嗎?有許多問題不就能迎刃而解了嗎?此時我終於知道該怎麼做了。
晚飯後,我放下母親的架子,坐在床邊問兒子:“兒子,你是不是覺得我總管著你,什麼也不讓你干?其實我也不想總嘮叨你,只是有時想給你提個醒,怕你走錯了路。卻沒想到,媽這樣做,是在把自己的意思灌輸給你,卻忽略了聽聽你的看法與意見。現在你也大了,有自己的主見,有些事自己也能做主了,不能啥事都得讓你聽我的了。以後啊,有什麼話你別在心裡憋著,可以說出來,咱們互相溝通溝通。”兒子聽我這麼說,兩眼放光地看著我說:“媽,你不怪我了?”我點點頭。兒子放下手中的手機,對我說:“我也知道你和爸掙錢供我上學不容易,是我不懂事,看著同學出去玩,自己也忍不住想跟著去旅游,見見世面。我花這錢確實是太不應該了,以後我會省著點花錢的。媽你說的沒錯,這次是我錯了,我都大了,我不該那麼任性,應該多體諒體諒你和爸。”聽到兒子的話,我心裡說不出的高興,真沒想到當我放下身段,和兒子心貼心地溝通時,我們冷戰的氛圍瞬間就發生了變化。 
經歷過後我才明白,和子女之間的代溝、隔閡不能光找孩子的問題,而是作為父母的不能放下自己的身段,不能和孩子站在平等的地位上說知心話,平時總是以說教的方式與孩子對話,讓孩子受捆綁壓抑,不得釋放自由,孩子自然就反感與父母相處說話。只有將父母這個架子放下,和子女站在平等的地位上,站在他們的角度了解他們的想法,進行心與心的溝通,矛盾、誤解才會得到了化解,孩子才能把我們作父母的當成他們的知心朋友,父母和孩子之間才不會有代溝與隔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