显示标签为“兒女”的博文。显示所有博文
显示标签为“兒女”的博文。显示所有博文

2017年9月10日星期日

福音影音 » 經歷見證 » 基督徒生命見證福音影視系列 —《漂泊的心不再流浪》


他叫諾博,是菲律賓人。從小他就跟着媽媽信神,和他的兄弟姐妹一起去教堂聽道。雖然信主多年,但他感到自己就像一個外邦人,心裡整天想的都是怎樣能賺到更多的錢,能過上好日子。此外,他經常跟朋友去喝酒,一旦有餘錢還去賭博。雖然他知道他乾的不是好事,也常常跟神禱告說他會改變自己這些不好的習慣,但是他根本沒有付諸實行。就這樣,他變得越來越墮落,也不再用誠心向神禱告,每周只是作幾次簡單的禱告應付了事。有時候他感到很絕望,因為他知道主再來的時候要根據每一個人的所做所行審判人,並決定每一個人是上天堂還是下地獄,他覺得自己這樣墮落,神不會再原諒他了。後來,他結婚有了孩子,滿腦子想的都是妻子兒女,早將信神的事拋在腦後了。為了兒女的未來,也為了實現自己發家致富的願望,他決定出國打工,於是他來到了台灣。找到工作後,他還是沒有改變自己以往的生活方式,閑暇之餘,他都會跟同事一起去唱歌、喝酒,過着跟外邦人一樣的生活。

2017年8月28日星期一

【福音問答】什麼是道成肉身?道成肉身的實質是什麼?

“第一次道成肉身的神在地生活三十三年半,盡職分僅三年半,在他作工期間與沒開始作工以前都具備一個正常的人性,他在正常人性里生活了三十三年半,在最後三年半期間他始終是以道成肉身的神的身份出現。在盡職分以前,他是以一個普通正常的人性出現,沒有一點神性的表現,只是在正式盡職分以後才有了神性的表現。他那二十九年所作的工作、所有的生活就證明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人,是一個人子,就證明他是一個肉身,因為他的職分是從二十九歲以後才正式開始的。所謂道成肉身,就是神在肉身顯現,神以肉身的形像來作工在受造的人中間,所以,既說是道成肉身,首先務必是肉身,而且是具有正常人性的肉身,這是最起碼該具備的。其實神所道成的肉身的含義就是在肉身中作工、在肉身中生活的神,神的實質成了肉身,成了人。他道成肉身的生活與作工共分為兩步:第一步是盡職分以先的生活,是生活在一個普通人的家庭中,生活在一個極其正常的人性里,有人的正常生活倫理,有人的正常生活規律,有人的正常需要(吃、穿、睡、住),有人的正常軟弱,有正常人的喜怒哀樂,也就是第一步是生活在一個非神性的完全正常的人性里,從事正常人的一切活動;第二步是在盡職分以後的生活,仍是活在一個有正常人性外殼的普通的人性里,外表仍沒有一點超然的東西,但是以盡職分為生,這時的正常人性完全是為了維持神性的正常作工,因為盡職分時的正常人性已成熟為一個足可盡職分的人性,所以,第二步的生活是在正常人性里盡職分的生活,也就是正常人性與完全神性的生活。第一步的生活之所以是生活在一個完全普通的人性里,是因為那時的人性並不能維持神性的全部作工,是不成熟的人性,務必等到人性成熟即能足夠擔當職分的人性才能盡他該盡的職分。既是肉身就得有成長與成熟過程,所以第一步的生活只是正常人性的生活,而第二步的生活是因為人性已足夠擔當工作、足夠盡職分,所以,在道成肉身的神盡職分期間的生活就是人性與完全神性的生活。若是神道成的肉身一降生就正式開始盡職分,而且都是超然的神跡奇事,那肉身的實質就沒有了,所以說,道成肉身的人性是為肉身的實質而有的,沒有人性的肉身是不存在的,而且沒有人性的人就是非人類,這樣,肉身的人性就成了神道成的肉身的固有的屬性。”
摘自《話在肉身顯現·神所在“肉身”的實質》
福音問答,道成肉身,實質,話在肉身顯現,神的身份,人性
“就在他盡職分以後仍是活在一個有人性外殼的神性中來作工,只是這時的人性完全是為了維護神性能在這個正常的肉身中作工。所以,作工的是在人性中的神性,是神性作工,不是人性作工,但這個神性是在人性掩蓋之下的神性,其實質仍是完全的神性在作工,並非人性在作工,但作工的是這個肉身,可以說是人也可以說是神,因為神成了活在肉身中的神,有人的外殼,有人的實質更有神的實質。正因為他是有神的實質的一個人,所以,他高於任何一個受造的人類,高於任何一個可以作神工作的人。就因此,在與他有相同人的外殼的人中間,在所有的有人性的人中間,只有他是道成肉身的神自己,除他之外則都是受造的人類。同樣具備人性,受造的人除了人性便是人性,而神道成肉身卻不相同,在他的肉身中除了人性最主要的就是神性。人性是在肉身的外觀上可以看到的,也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發現的,而神性則不容易讓人發現。正因為神性是在有人性的前提下才發表出來的,而且不像人的想象那樣超凡,所以人最不容易發現的就是神性。到現在人最難測的就是道成肉身的神的實質到底是什麼,其實在我說了這麼多話之後想必你們多數人對此還是一個謎,這個問題很簡單,既說是神道成了肉身,那他的實質就是人性與神性的結合,這個結合稱為神自己,而且是在地的神自己。”
摘自《話在肉身顯現·神所在“肉身”的實質》
“神來在地上,不是成全他的正常人性,神來了不是來作正常人性的工作的,只是在正常人性里作神性的工作。神所說的正常人性,不是按人想象的正常人性,按人解釋‘正常人性’就是有妻子、有丈夫、有兒女,借用這些就證明是正常人,但神不這樣認為,他認為的‘正常人性’是有正常人的思維,有正常人的生活,是從正常人出生,但他的正常里不包含人所說的有妻子、有丈夫、有兒女,就是在人看來神所說的‘正常人性’就是人認為的沒人性,幾乎沒有情感,似乎沒有肉體需要,就跟耶穌一樣,只有正常人的外殼,取了一個正常人的形像,但實質上並不完全具備正常人該有的。從這些來看,神道成肉身的實質並不具備完全的正常人性,就是只有一部分人該具備的東西,為了維護正常人的生活規律,維護正常人的理智,但這些與人所認為的正常人性並無關係,是神所道成的肉身應該具備的。但是有的人說,道成肉身的神有妻子、有兒女、有家庭,這才算是有正常人性,還說如果沒有這些就不是正常的人,那我問你,神還有妻子嗎?神還能有丈夫嗎?神還能有兒女嗎?這些不是謬論嗎?但是神道成在肉身並不能從石頭縫裡蹦出來,也不能從天上掉下來,只能出生在一個正常人的家庭,所以他有父母、有姐妹,這是道成肉身的神的正常人性該具備的。就如耶穌一樣,他有父母,也有姐妹、弟兄,這都正常,但是如果他有妻子、有兒女,那麼他就不是神所要的道成肉身的神所具備的正常人性,如果這樣,他就不能代表神性作工,就因為他沒有妻子、沒有兒女,但是是從正常的人而生,生在一個正常人的家庭里,他才能作神性的工作。說得明白點,神所認為的‘正常人’就是出生在一個正常庭里的人,這樣的一個人,才能具備作神性工作的條件,但是如果他有妻子、有兒女或有丈夫,就不能作神性的工作。因為只具備了‘人’所要求的正常人性,但卻不具備‘神’所要求的正常人性,神所認為的,往往與人的認識大不相同,相差好遠。”
摘自《話在肉身顯現·道成肉身的神與被使用 的人在實質上的區別》
“有正常人性的基督就是靈實化的一個有正常人性、有正常理智、有大腦思維這樣的一個肉身。所謂‘實化’就是神成了人的意思,靈成了肉身的意思,說得再明白點就是神自己住在一個有正常人性的肉身里,藉著正常人性的肉身來發表他的神性作工,這就是‘實化’,也就是道成了肉身。”
摘自《話在肉身顯現·神所在“肉身”的實質》
“神的靈所穿上的肉身是神自己固有的肉身,神的靈是至高無上的,神的靈是全能的、聖潔的、公義的,那同樣他的肉身也是至高無上的,也是全能的、聖潔的、公義的。這樣一個肉身只能作出公義的事情,作出對人類有益的事情,作出聖潔的、輝煌的、偉大的事情,不可能作出違背真理、違背道義的事情,更不可能作出背叛神靈的事情。神的靈是聖潔的,所以他的肉身也是不能經過撒但敗壞的,他的肉身是與人有不相同實質的肉身。因為撒但敗壞的是人而不是神,而且撒但也不可能敗壞神自己的肉身。”
摘自《話在肉身顯現·一個很嚴重的問題——背叛(二)》

2017年8月18日星期五

與孩子相處有秘訣

和孩子的代溝問題,是令很多父母都頭疼的一大難題。不管我們在外面怎麼威風八面,可是面對孩子卻是束手無策,還沒等和孩子交流幾句,就因著觀點不合,屢次上演“爭執戰”,那條存在於父母、孩子之間的代溝,竟成了難以跨越的鴻溝。很多人不由得為此而痛心,為什麼最親的人,居然會有這麼大的摩擦隔閡呢?當矛盾激發之時,我們如何才能化解呢?
假期到了,我終於可以見到在外讀書的兒子了。
我高高興興地騎著電動車去接兒子,到了火車站看著風塵僕僕的兒子長高了也長胖了,我心裡很得安慰,心想著回家後,我可得和兒子好好嘮嘮。在回家的路上,兒子對我說:“媽,前幾天我跟同學去旅游了,那錢花的才叫個快,一個星期就花了2000元……”當聽到兒子說去旅游花了不少錢,我高興的心情一下子沉了下來,心想:這孩子真不懂事,家裡本來就不富裕,還得供他上大學,他又不是不知道,怎麼還能亂花錢呢……想著想著,我心裡的火氣一個勁兒地往上竄,真想訓他幾句,可是錢都已經花了,我還能怎麼辦呢?再說了,孩子大了,我也不想在這大庭廣眾之下訓他,還是回去再說吧!

回到家,兒子放好行李包,就躺在床上休息。我坐在他旁邊,想和他嘮嘮旅游花錢的事,可又不知該怎麼說,心裡猶豫了一會兒後,輕聲問道:“你這次出去旅游都玩了些什麼?”兒子說:“有山有水挺好的,不過就是太累了。”聽到兒子說累,我更氣不打一處來,心想:旅游有什麼好玩的,這不是花錢買罪受嗎?咱家又不富裕,你怎麼就長不大呢?我止不住火氣,略帶責備的口氣對他說:“兒子,要是學校組織寫生,為了畫出好的作品,咱花錢是應該的,如果耽誤學業去旅游亂花錢這就不合適了,你也知道咱家情況,咱不能跟有錢家的孩子比……”話音剛落,兒子的臉就撂了下來,然後一扭臉轉過身背對著我,拿著手機不是微信聊天就是看視頻,明顯沒有要與我說話的意思。本來我心裡還有好多話想要跟兒子說,可看到兒子對我不理不睬的態度,我心裡挺難受的:我只不過是說他幾句,他怎麼就這麼對我呢?我這不是為他好嗎?為什麼我們母子溝通起來這麼困難?……
事後,我把這個難處帶到神的面前向神禱告,我看到一段神的話說:「雙方如果都憑著正常人性活著,再能上升到有真理,都站在正常人性的角度上替對方想,考慮到對方的難處,都站在平等的地位上相處、說話、辦事,這中間是不是就不產生隔閡了?你說,外邦人說的代溝是怎麼產生的?不就是長輩總端著,小輩總不想讓他端著,這隔閡是不是就產生了?這隔閡就產生了,代溝就產生了,不就這麼來的嗎?父母總不端著,兒女跟父母總能交心,拿父母當知心人,這中間還有隔閡嗎?(沒有了。)尤其父母總拿兒女當奴隸,或者當小貓小狗那麼寵著,慣著,溺愛著,同時總掐著、捆著,總管制著,嚴格地管制著,最後的結果呢,兒女就不是兒女了,父母當得還挺累……」「不需要教訓,不需要大聲,也不需要喊,更不需要用生硬的詞語、語氣、語調,就學會用正常的聲調,站在正常人的位置上、地位上嘮,說,心平氣和地說,說心裡話,爭取把你所明白的,把他需要明白的你心裡知道的都倒出來,都說清楚,說明白。說明白之後他也明白了,你的負擔也得到解決了,他也不誤解了,你也更透亮了,這是不是都得造就的事?這事需要擰著說嗎?(不需要。)很多時候不需要強行灌輸。……好好嘮嗑的目的是不是為了維護父母與兒女之間正當的關係?(不是。)是為了什麼呀?我跟你說,嘮嗑的目的說小了是人與人之間有正常人性的溝通,彼此會了解心聲,這是小的方面。大的方面呢,它能了解彼此的情形,能取長補短。目的是為了什麼?是為了能彼此互相地扶持、幫助對方,就能達到這個效果。達到這個效果,人與人之間相處的關係是不是正常啊?(是。)」(摘自《有正常人性起碼該具備什麼》)
神的話一下子點醒了我,我和兒子之所以會產生隔閡,是因為我站在父母的位置上,把自己的地位端的太高了,沒有站在兒子的角度上考慮他的想法和感受,也沒有站在平等的地位上與兒子溝通交心,而是一味地將自己的看法灌輸給兒子,並要求他能對我的話言聽計從。本以為我嘮叨他幾句也是為他好,他得理解我的良苦用心,卻沒想到這是直接引發我和兒子產生矛盾的根本,不知不覺我們之間就產生了代溝。想想這次兒子花錢去旅游,我一聽他說七天花了2000元錢,我的血氣立馬就上來了,不分青紅皂白地就開始指責他,認為是他不懂事,不考慮家裡的經濟條件。當我將心中的不滿宣洩給兒子時,瞬間激化了我倆之間的矛盾,關系轉為僵硬化。其實,兒子已經長大了,凡事都有自己的思想、主見,我不能像對小孩一樣,啥事都得要求他按照我的來。如果我能放下當媽的身段,站在平等的地位上與他溝通交心,站在他的角度去理解這個問題,多考慮考慮他的想法,傾聽他的心聲,之後再把自己怎麼想的和他嘮嘮,讓他也了解我的想法,那我們之間不就好溝通了嗎?有許多問題不就能迎刃而解了嗎?此時我終於知道該怎麼做了。
晚飯後,我放下母親的架子,坐在床邊問兒子:“兒子,你是不是覺得我總管著你,什麼也不讓你干?其實我也不想總嘮叨你,只是有時想給你提個醒,怕你走錯了路。卻沒想到,媽這樣做,是在把自己的意思灌輸給你,卻忽略了聽聽你的看法與意見。現在你也大了,有自己的主見,有些事自己也能做主了,不能啥事都得讓你聽我的了。以後啊,有什麼話你別在心裡憋著,可以說出來,咱們互相溝通溝通。”兒子聽我這麼說,兩眼放光地看著我說:“媽,你不怪我了?”我點點頭。兒子放下手中的手機,對我說:“我也知道你和爸掙錢供我上學不容易,是我不懂事,看著同學出去玩,自己也忍不住想跟著去旅游,見見世面。我花這錢確實是太不應該了,以後我會省著點花錢的。媽你說的沒錯,這次是我錯了,我都大了,我不該那麼任性,應該多體諒體諒你和爸。”聽到兒子的話,我心裡說不出的高興,真沒想到當我放下身段,和兒子心貼心地溝通時,我們冷戰的氛圍瞬間就發生了變化。 
經歷過後我才明白,和子女之間的代溝、隔閡不能光找孩子的問題,而是作為父母的不能放下自己的身段,不能和孩子站在平等的地位上說知心話,平時總是以說教的方式與孩子對話,讓孩子受捆綁壓抑,不得釋放自由,孩子自然就反感與父母相處說話。只有將父母這個架子放下,和子女站在平等的地位上,站在他們的角度了解他們的想法,進行心與心的溝通,矛盾、誤解才會得到了化解,孩子才能把我們作父母的當成他們的知心朋友,父母和孩子之間才不會有代溝與隔閡。